内丹术的三大要素,就是炉鼎、火候和药物。炉鼎一般指人体,或人体中能产生内丹的部位,比如丹田、心肾等。药物大致比喻体内精气。火候比喻意念,因为精气需要用意念来引领。意念的深浅、时机,和丹成不成有很大的关系。比如这个时候需要“温养”,也就是不需要那么强的意念,结果意念强烈了,就容易邪火上升,心智失常。这和我们炖肉的时候,本来需要小火慢炖,结果火大了把汤熬干,肉糊了,是一个道理。所以,内丹术里说的“三昧真火”或“三昧火”,其实就是“元神真意”。和下文所谓的“真火”其实是一个意思。只不过“三昧”分得更细而已。
所以说,红孩儿的“三昧真火”实在是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一个概念。红孩儿这一回,有很强的修炼上的寓意,这一点,通过它本回的暗示,以及历来评点家的批语都可以看出来,比如:未炼婴儿邪火盛,心猿木母共扶持。所以,红孩儿的三昧火烧伤了孙悟空,其实有出偏的邪火伤害了修炼者的暗喻,通俗地讲就是走火入魔。明末清初的名医张璐有一部《张氏医通》,专设了一章“入魔走火”,详细描述“衲子参堂打七之入魔。炼士坐功运气之走火”:呆修行人见性不真。往往入于魔境。或丧志如木偶。或笑啼癫妄。若神祟所凭。良由役心太甚。神心舍空。痰火乘凌所致。至于修真炼气之士。不求自然之旨。刻以吐纳为务。乃至气乱于中。火炽于外。而为怔忡痞逆。躁扰不宁等患。
网络配图
因为我们大多数人没有实际的经验,所以也不好具体的描述,但是《红楼梦》里倒是描写过妙玉的走火入魔,在第87回,感兴趣的不妨去翻看。贫道没炼过内丹术,但在网上看有人分享的经验,说炼偏了之后,感觉两条胳膊有烈火在烧,恨不得砍下来,但从外面看不红也不肿,痛苦万分。这恐怕就是“邪火盛”,“气乱于中,火炽于外”了。因为无论是禅宗的修炼还是道教的内丹术,到了一定的程度,心理状态是非常特殊的。我们普通人可以胡思乱想,而不至于出事,是因为头脑里自有一套机制与之协调。但在修炼的状态下,一个妄念就很容易引发心智混乱。但是又不能完全无意识地呼呼大睡,所以,这个时候如何用意念(包括用呼吸),就特别讲究。错了就容易出问题。
《西游记》中所有的神奇的“火”
除了“三昧火”和“三昧真火”外,下面贫道扒出了《西游记》中所有神奇的“火”,当然什么渔火、灯火、火把这些平常的火都不算。只八那些稀奇古怪的,和宗教有关的。
一、真火
《西游记》中涉及到“真火”的,有如下地方。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角上,便吹真火,焰焰烘烘,把牛王烧得张狂哮吼。他(孙悟空)就吹出真火,点起琉璃,东边打鼓,西边撞钟。(镇海寺心猿知怪)内有天然真火,炉中赫赫长红。太阳真火:止存金乌一星,乃太阳之真火也。
真火,又称“天然真火”、“太阳”。内丹术指真神之火,先天之火。内丹术认为有形之火为凡火,无形之火为真火。修行者应养真火,而不使之转化为凡火。这种“真火”,大概就是指内丹修炼中的意念。“真火者,我之神;真候者,我之息,念起则火燥,意散则火冷”(《悟真篇阐幽》)大概就是一毫杂念不起,还得聚精会神的那种感觉。道教认为,内丹术以人体为炉鼎,以气为药,以神为火。炼丹的过程,其实就是以神驭气,用真神驱动真气。不光红孩儿会喷火,孙悟空、哪吒也会喷火!只不过火力小些。孙悟空喷的火只能点一盏灯而已。哪吒的火也只能点着自己的法宝。这些火,和红孩儿的“三昧真火”应该是一路东西。当然,以无形的意念而喷出有形的火,这就是文学色彩的描述了。但也不好说,据说今天修习密宗的人士,能修出“拙火定”,身体的温度可以融化数尺外的积雪。虽然不知真假,但就算这是一种神话,想来这神话的逻辑,和孙悟空、哪吒吹出的真火也差不多,都是借体内的某种能量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能量。
二、神火
《西游记》中涉及到“神火”的,有如下地方。那火不是天上火,不是炉中火,也不是山头火,这场神火飘空燎,只烧得石烂溪干遍地红!送在老君炉里炼,六丁神火慢煎熬。放在八卦炉中,将神火锻炼。《西游记》里所有的“神火”,都指太上老君炼丹的火。虽然在内丹术中也经常说神火,但那是“识神”或“元神”之火。而不是“神奇”或“神仙”之火。《西游记》里“神火”和“真火”还是有差别的。差别在于,神火炼的是外丹,真火炼的是内丹。所以《西游记》里从来没有说过太上老君的火是“真火”,因为这种火毕竟是有形的,所以,起码为了视觉效果,也不说“真火”而说“神火”。另外,天上火、炉中火、山头火,都借用了“纳音五行”的术语,纳音五行是一种将天干、地支及五行相配的占卜术,对五行的每一行都细分,并赋予了一定的特征。如甲子、乙丑是“海中金”,丙子、丁丑是“涧下水”,丙戌、丁亥是“屋上土”等,利用这些带有一定特征的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,来占卜吉凶。
网络配图
三、文武火
无论是做饭还是炼丹,火力弱而小称文火,猛而大称武火。炼丹烧的火,根据需要,得调大调小,就不说炼丹,咱们炖肉不也讲究“文火慢炖”吗?其实就相当于燃气炉的那个旋钮功能。拧小就是文火,拧大就是武火。所以这就指的是火候。但内丹将其引申了。内丹术中以火候比喻意念和呼吸的强度:呼吸舒缓、意念自然称为文火;呼吸急促、意念振奋称为武火。
四、邪火
这个也好理解,其实就是妄念。《性命圭旨》:“学者只要认定此窍,守而不离,久久纯熟,则里面皎皎明明,如月在水,相似自然,散其邪火,销其杂虑,降其动心,止其妄念。妄念既上,真息自现,真念无念,真息无息。”所谓邪火上升,就是妄念一起,或者意念用错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