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房四宝[1],是漢字文化圈傳統的文书工具,即筆、墨、纸、砚。源於中国,再傳播至日本列島、朝鮮半島、琉球群島和越南等地。
文房四宝
明代陈洪绶《南生鲁四乐图》中的文房四宝
據史料所載,史前的彩陶、商周甲骨文上都可看到使用過類似毛筆、天然墨的痕迹,同時發掘到研墨的工具。
文房四宝之名,起源于南北朝时期(420年—589年),「文房」之名意指「國家典掌文翰之地」(相當於國家資料庫),因为中国古代文人要经常使用毛筆、墨、宣纸、砚台,它们是文人书房中必备的四件宝贝。
「文房四宝」在南唐时指宣州诸葛笔、徽州李廷珪墨、徽州澄心堂紙,徽州婺源龙尾砚。
自宋朝以来“文房四宝”指湖笔(浙江省湖州)、徽墨(安徽省徽州)、宣纸(安徽省宣州)、端砚(广东省肇庆,古称端州),它们不仅具有实用价值,也是融绘画、书法、雕刻、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。
在使用文房四寶之餘,文人雅士還給它們取了人性化的名字。
“
磨潤色先生之腹,濡藏鋒都尉之頭,引書煤而黯黯,入文畝而休休。
”
——唐代薛濤,〈四友讚〉
詩中所歌詠的就是硯、筆、墨、紙。
古人還戲言:筆為管城侯毛元銳,墨為松滋侯石虛中,紙為好畤侯楮知白,硯為即墨侯易玄光,人稱四侯。
目录
1 筆
2 墨
3 硯
4 紙
5 参考文献
6 外部链接